官方微信

观潮丨海宁持续上“新”!关键答案揭晓

发布时间:2024-04-14文章来源:jjb测速

  当前正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汇期。在这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变革中,

  即时尚产业、光伏新能源达到1000亿规模,泛半导体、储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达到500亿规模,生命健康达到100亿规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亿元、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537.8亿元、增长14.8%,增速领跑全省工业大县。

  大潮奔涌,向“新”而行。海宁始终当先锋、打头阵、闯新路,因地制宜开辟产业新赛道,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

  在海宁,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水平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抢跑”新赛道……这是海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案例。

  当前,电、光、锂“新三样”成为出口增长点,其中,光伏产品表现尤为亮眼。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晶科能源成为首家组件出货量超210GW+的光伏企业,全球市占率15%。这意味着,

  不远处,是晶科储能系统的生产基地。走进模组PACK车间,同样是一片繁忙。“目前,我们的

  和工商业储能产品都十分畅销,销量国内和国外持平。近期也有许多国外客户到工厂考察。”事业部系统运营部总监刘杨介绍。不仅如此,晶科能源还在海宁布局了年产12GWh储能系统与12GWh储能电池建设项目,将自主设计、规模生产电芯。

  ,规划了离网储能逆变器、并离网储能逆变器和便携式移动电源三类产品。”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军说。

  ,从光伏制造企业到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后进入储能产业链,成为新赛道中不容忽视的竞争者。

  用技术突破创“新”,以产业升级增“质”,光伏发展远超预期。为此,海宁在去年提出,把“十四五”期间的“142”产业布局调整为

  ,光伏新能源从500亿目标提级为1000亿,新增500亿规模储能产业。这是一次实事求是、顺势而为的调整。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缓慢演进的过程,我们要在变化中把握机遇,找准产业定位。”市经信局总工程师邵雪慧说,把好脉借好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2年9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以来,浙江大学与海宁合力推动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为集聚世界一流人才科教资源、促进科教

  环浙大,海宁建设鹃湖科学技术创新园、电子信息创新园和生命健康创新园等。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这是浙大与海宁的战略共识。

  “今年年底,我们研发的第一款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将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一期临床,还有4款高端仿制药在今年获批生产上市。”艾立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7月正式落户海宁,主要聚焦肿瘤、神经、免疫系统领域的药物开发。企业负责人陆平波介绍,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转化公司。去年10月,由该企业承担建设的海宁市区域细胞制备中心正式启用,

  ,将为实施“共建金南翼战略”、推动长三角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中科睿极也是艾立康的细胞产品供应商,就近提供研发物料支持。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已引育规上企业16家,实现规上产值31.99亿元,同比增长48.8%,

  “我们通过建立特色园区,精准招商,培育龙头,进一步聚集资源,以此壮大新兴产业。”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这样的模式下,海宁不断放大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功能,为产业新赛道提供重要支撑,并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更具创新力、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核心竞争力。

  ,并加快布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宁国际创新中心、浙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研究院(鹃湖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做实验时,我们需要用到一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超高精度检测。”浙江凯盈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助理尚俊霞算过一笔账,购置这台设备需要300多万元,如今通过海宁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库,共享使用该设备只需300元一小时,根据实际使用频率,一年的费用在两万元左右。

  ,共有46台设备被203家企业使用。设备价值达5344万元,但企业只需支付747余万元使用费。

  海宁成立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等八个产教融合联盟,促进资源集成和共享,引导高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比如,信测通信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面向5G场景的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的产学研项目,推动企业电磁辐射选频分析仪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30%,达到70%。

  ,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一年来,新兴海工程母基金下属各类产业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32个,投资金额达12.92亿元。海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5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1%。不久前,海

  ,将有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之间的融合发展,为我市的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深层次的交流平台。

  ,实施10万大学生和10万技能人才引育行动。2023年,全年引进大学生23167人,高技能人才新增6978人。海宁产业人才学院高效运转,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已迎来第二批学生。

上一篇:光伏逆变器龙头角逐工商业储能 下一篇:新品] 太阳能逆变器工频离网逆变器(SDP-40KW)